首页

女优美之家

时间:2025-05-26 08:55:32 作者:镜观·回响|浦江奔涌传薪火 海派融新纳百川 浏览量:96776

浦江潮声涌,海派悠韵长

在上海这片奇迹的热土上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激荡交融

这座面向世界的中国舞台

脉动着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的文化活力

  2023年12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听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

红色,是上海最鲜明的文化底色

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

老渔阳里、辅德里、成裕里……

承载上海红色历史的里弄铭牌

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密码”

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2022年10月31日摄) 。 位于上海市南昌路100弄2号(原老渔阳里2号)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2023年6月9日摄)。 位于上海市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原辅德里625号)的中共二大会址(2023年6月7日摄)。 2023年2月1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三(4)彩云中队主题班会上,中共一大纪念馆工作人员和老师一起与孩子们互动。 2024年6月15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演员在金爵盛典上表演。 黄浦江澎湃,展现出江海的壮阔

苏州河温婉,涵育着水乡的柔情

一江一河是上海人的城市记忆

在保护中更新,在更新中保护

经过连续多年的改造更新

江河两岸昔日的“工业锈带”

已然变为今天的“生活秀带”

苏州河华东政法大学段的历史建筑群(无人机照片,2023年3月3日摄)。 2024年9月28日,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在苏州河水域举行。这是该赛事连续第四年在苏州河举办,滨水公共空间的贯通和两岸的建筑,为赛事举办提供了完美载体。 “祥泰木行”旧址重修后,建设成为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2025年5月14日摄)。杨浦滨江曾是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摇篮”,数十幢工业遗存在更新中被别具匠心地保留下来。 拼版照片:上图为2025年5月14日拍摄的由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改造的公共空间“绿之丘”;下图为2016年拍摄的改造前的旧貌(资料照片)。 2025年5月14日拍摄的杨浦滨江东方渔人码头(无人机照片)。 2025年4月14日在上海白玉兰观景台拍摄的城市天际线(无人机照片)。 都市繁华很近

“诗和远方”不远

上海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家门口“小而美”的新型文化空间

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解锁新场景

2020年11月12日拍摄的朵云书院观景台。有“云端书店”之称的朵云书院位于上海中心大厦52层。顾客在这里可以“抬头看云,低头读书”,并俯瞰黄浦江两岸美景。 2024年7月17日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南门拍摄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美内普塔站像,这是上海博物馆首次把文物展品放在室外展出。该展是近20年来埃及在境外举办的最大规模文物展,其中95%以上的文物是首次来到亚洲,于2024年7月19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将持续至2025年8月。 人们在上海徐家汇书院读书(2025年5月17日摄)。 2023年11月3日,一对新人在海派文化的代表建筑武康大楼前拍摄婚纱照。 2024年7月22日晚,游客在电视剧《繁花》拍摄地——上海影视乐园“黄河路”夜游。 2024年12月7日,模特在“海·派张园时尚文化周”中国青年设计师时装秀上展示设计师服装作品。时装秀以张园建筑主色调与设计线条为灵感,百年石库门建筑群落为背景,将茂名北路作为T台秀场,独具上海特色。 2024年12月8日,一年一度的“银杏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南广场举行。从2013年起,上海音乐厅利用银杏自然景观,每年策划不同主题的音乐会,逐渐形成“银杏音乐会”这一户外音乐会品牌,以预约方式免费向公众开放。 2025年1月1日,2025上海豫园民俗艺术灯会正式亮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豫园灯会已成为上海标志性新春文化活动和城市文化名片。

  记者:谢环驰 刘颖 方喆 辛梦晨 王翔 陈朔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美研究机构:未发现“哈瓦那综合征”患者脑损伤证据

11月6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第六届创新创业科技节闭幕式暨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在蓝天剧场举行。在创新创意教育成果展示现场,热舞的机器人、灵活穿梭的AI驾驶智能小车、3D打印的奇妙塑造……30余家大学生科技创新俱乐部的学生作品精彩亮相,俱乐部的同学们为大家展示了创新科技成果,进行炫酷的科技表演和现场路演,吸引了众多“萌新”驻足围观。太阳能飞机、机甲机器人、可回收自动分类垃圾处理器……蕴含学生们的创新与智慧。(王艺霖 沈阳报道)

“江南名楼”滕王阁国庆假期旅游正火热

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良种、良机、良法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要素。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科技装备已成为粮食连年丰收的重要保障。春管春耕一线,农民辛勤耕耘,农机驰骋沃野,良种、良机、良法配套,广袤田野奏响了科技春耕“进行曲”。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就美方执意通过并签署所谓“涉藏法案”发表声明

即便是前三季度净利润超300亿元的“宁王”,其实也出现了营收增速放缓、单季净利下滑的情况。宁德时代前三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40.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7.1%,而此前两年同期营收、净利润均同比增长超100%;单看第三季度,宁德时代归母净利润104.3亿元,环比下滑4.28%。

近300名选手广州白云角逐2024中国桨板球公开赛

据茂名市食品行业协会会长戴国荣介绍,“中国月饼看广东,广东月饼看茂名”,茂名不仅是“中国月饼名城”,更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荔乡”,有着2300多年的荔枝栽培历史,荔枝年总产量约60万吨。茂名荔枝饱满多汁,品质一流,为荔枝月饼馅料提供了绝佳的原材料,带给消费者舌尖新体验。

日本2024年度预算防卫费创历史新高 中方回应

该参展商称,这架型号为Matrix 1的eVTOL,2023年10月刚在上海完成首飞,此次参展进博会是全球首秀,首次出现在世界公众面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